疾控中心实验室的设计规划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,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以确保实验室的功能性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。以下是环扬未来对疾控中心实验室设计规划的具体建议:
专业布局:根据生物安全危险性评估,进行科学、合理的总体构思及概念设计,满足操作规程进行工艺平面布局设计。
以人为本: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理念,营造舒适的检测环境。
远期规划:前瞻性、高标准、严要求,在空间上留有发展余地。
科学合理:选址合理,工艺布局规范,物流、污物流组织畅通,设计理念先进。
厉行节约:根据检测项目工作量、经济状况,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,在满足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厉行节约。
功能齐全:结合地区地方病合理设置实验室的功能,满足本地区疾控预防检测的要求。
安全:满足各类生物安全规范要求,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,确保实验人员及环境的安全,一切建设及规划服从于生物安全。
分区而立:实验用房宜与办公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,不同类别实验室建筑宜独立设置,合理分区。实验室建筑宜处于最小风频上风向。
楼层布局:楼层平面宜为中廊式,实验区位于楼层一端,垂直通道,实验人员办公及生活等其他区域位于楼层另一端,与实验有关的辅助用房可置于上述两个区域之间。
功能分区:业务、实验、行政及保障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,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上部;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,垂直布局由上至下宜按照毒理(包括动物实验室)、理化、微生物依次安排。
压力梯度:疾控中心实验室内的压力梯度需要设置合理,每级级差负压值取-10~-15Pa为宜,主实验室相对于大气的最小负压不应小于30Pa。
给水系统:高度超出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范围的实验楼,给水系统应设置变频恒压供水装置。
防雷系统:疾控中心实验楼必须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。大型精密仪器室、洁净实验室、生物安全实验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,应该设置独立的防雷系统。
地面材料: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耐磨损、耐酸碱、易冲洗的建筑材料。生物安全实验室、洁净实验室等有特定要求的实验室,其实验室地面材料还必须考虑整体无缝隙的要求。
废水排放:应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和采取有效处理措施。装置结构应设有物化处理单元、调节池、消毒单元和生化处理单元等。
消防设施: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,实验室内消防设施的设置,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。
人流设计:通常按照初更室-气闸更衣室-淋浴更衣室-缓冲室-实验区的顺序进入实验区。离开时则进入净身室(房间负压),脱下身上所有衣物,衣物放入双门药液浸泡柜或其他方式消毒柜内(双门药液浸泡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,不允许同时打开),然后进入淋浴室淋浴,淋浴后进入记录室登记,再进入体检室做污染和常规检查或住室观察,无问题则进入气闸更衣室换上自己的衣服下班。
物流设计:物流应设计为单向性的,从专门的库房或暂存间进入缓冲间,再进入实验室。离开时应通过双门热压灭菌锅,进入另一个缓冲间(双门热压灭菌柜的门设计成控制式的,不允许同时打开)。
废气处理:可采用加热灭菌方法、高效过滤器方法、混合灭菌方法、火焰灭菌方法等。
固体废料处理:可采取蒸汽灭菌方法、气体熏蒸方法、液体浸泡方法、辐射灭菌方法、焚烧处理方法等。
实验室规模:实验室规模能扩大到一定人数(如50~60人),形成多个研究单元(如5~7个),每个研究单元有合理的人员配置(如7~10人)。
设备配置: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明确常规病原体、寄生虫和病媒生物检测鉴定参数,并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,如化学发光、流式、酶标、各类质谱、色谱、PCR扩增仪等。
可持续性:在设计规划时,应考虑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性,如采用节能设备、优化能源利用等,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。
综上所述,疾控中心实验室的设计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,包括设计原则、平面布局、建筑设施、具体设计细节以及其他考虑因素。通过科学的设计规划,可以确保实验室的功能性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,为疾控中心的科研和检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